肖桂山院士莅临指导:共绘科研蓝图,引领学术前沿
本讯网(通讯员 胡安琪 谭艳美)2024年10月28-29日,基础医学院邀请肖桂山院士来院指导科研工作。我院党委书记杨志英、副院长方会龙、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彭彦茜、校级应用特色学科成员及学生科研团队参加,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方会龙主持。
首先是精准学术指导,由方会龙、彭彦茜、李玉娟、杨沙以及何冬等科研团队做汇报,旨在分享最近研究进展、展示研究成果,并深入探讨科学研究中遇到的困惑、挑战与思考。面对教师们提出的困难和问题,肖桂山院士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耐心。他全程认真倾听,仔细分析,针对每一个问题都给出了精准而深刻的指导和建议。从基金撰写的技巧难题,到论文投稿的曲折经历,再到与校外机构合作的复杂过程,肖院士的深度点拨如同明灯,照亮了教师们前行的道路,为他们指明了方向,坚定了信心。
随后,肖桂山院士带来题为“AI-driven Precision Diagnosis and Therapy”的学术讲座,肖院士从2024年的诺贝尔奖在AI算法和microRNA这两个领域取得重要的突破切入,生动地阐述了人工智能在精准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,并以其丰富的科研经历,从癌症(如胰腺癌等)功能基因组学、蛋白质组学、代谢质组学、空间组学和生物信息学,肿瘤微环境异质性与耐药,恶性肿瘤精准医学临床转化研究,包括生物标物的研发、早期恶性肿瘤筛查及预后、时辰精准防治机制研究,胰腺炎-癌转化机制研究,第三代细胞内氨基酸缺乏感受器与糖脂代谢时空调控,智能临床诊疗体系研发等方面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和思路。他鼓励我们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,培养创新性的科研思维,勇于探索,敢于创新。
最后,肖桂山院士围绕“科研成果转化、横向项目落地及学科建设”核心主题,进行了深刻且富有前瞻性的指导。与会人员就我院如何契合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需求和人才需求、如何依托并彰显基础医学优势、如何更好的梳理和挖掘学术成果、如何实现“医工结合”的思路和目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。
此次学术指导盛会,无疑为科研骨干们破解科研难题、提升科研实力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。在肖桂山院士的精心点拨与悉心指导下,基础医学院的科研团队必将迎来一系列崭新的突破与卓越成就,为学院的学科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源泉。这一系列的指导与成就,无疑将为学校在申请硕士学位授权点的过程中,针对核心指标的达成奠定坚实的基础,开启学校发展的新篇章。
肖桂山,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终审评委,第十三批国家海外高端人才计划(北京),“海聚工程”计划千人学者,美国Creighton Univ大学研究生院终身教授,美国AAAS/SCIENCE《Science》杂志合作子刊《Metabolic Discovery》主编。美国AAAS/SCIENCE《Science》(科学)杂志合作子刊《Metabolic Discovery》主编(Editor-in-Chief),发表学术论文530篇以上,SCI他引用30000次以上,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单篇高引3000余次。在胰腺癌及乳腺癌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实现了临床转化。
一审:李旭
二审:方会龙
三审:雷昌斌